所有的父母都体验过孩子撒谎的经历,很多家长认为 孩子说谎是不是学坏了,担心长此以往孩子会养成说 谎的习惯。心理学专家认为,这种担忧其实大可不必,说谎出现 在每个孩子身上,与其说是道德问题,不如说它们是 孩子成长进步的必经阶段。
3岁的园园从幼儿园回来后哭着向妈妈告状,中午睡 觉的时候,老师打她了。为此,园园第二天不肯再上 幼儿园了。园园妈妈刚开始非常气愤,想立刻找老师理论,但冷 静一想,也许这其中有什么误会?于是,她把园园全 身上下仔细查看了一番,并没有发现伤痕,她又仔细 询问园园,为什么老师打她?是怎么打她的?园园说,午睡的时候,其他小朋友都睡着了,自己睡 不着,老师就用手打自己后背。妈妈问园园,老师打 得疼不疼?园园说不疼。这时,妈妈才意识到,老师 只是拍她的后背哄她睡觉。
幼儿教育专家认为,学会说谎是儿童智力成长的重要 步骤,家长无须过分担心,但应抓住时机正确引导。
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儿童研究所测试1200名2岁至16岁 儿童。年龄偏小的受试儿童被带进装有隐蔽摄像头的 房间坐下,他们身后放着一个毛绒玩具。随后研究人员找借口离开,孩子们被要求不允许在这期间转身偷 看。结果,摄像头“抓到”90%的受试儿童犯规。不 过,当被问起是否回头时,这些孩子几乎全部矢口否 认。
研究还显示,儿童说谎情况随年龄增长变化。 两岁时,20%的儿童会说谎, 3岁时这一数字达到50%, 4岁时接近90%, 12岁时,这一曲线达到顶峰,几乎每个孩子都说 谎。 16岁时,说谎人数回落到70%。
那么,家长如何辨别孩子是否撒谎?是否要纠正?
教育专家表示,对于小年龄段孩子出现的无意识撒谎,家长没有必要刻意去纠正。随着他们对社会认知越 来越多,知道如何区分想象和现实,这种情况会逐渐 消失。
而对于刻意撒谎,家长应弄清事实真相,视不同情况 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。既不能无视孩子的说谎行为, 也不要夸大其词,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。
案例分析
孩子大部分的撒谎与成人有关,是孩子达不到成人对 他们的要求。
A.为“迎合妈妈”而说谎
四岁的果果性格内向,她经常和妈妈说,“我不喜欢 女孩子,我在幼儿园都不和女孩子在一起玩。我只和 小虎、刚刚这些男同学玩。果果今天告诉妈妈,和小虎、刚刚一起在沙堆里玩沙 子了,明天告诉妈妈和这俩小伙伴一起捉迷藏了。但 妈妈到幼儿园后,发现果果并没有和那俩男生一起 玩,而是和楼下的玉儿在玩洋娃娃。
妈妈问老师,果果平时爱和谁一起玩?老师说,果果 胆子很小,总是和邻居玉儿在一起,玩一些过家家的 游戏。妈妈很奇怪,为什么果果要撒这种谎?
专家分析:
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语言和思维能力已经较成熟,她撒 谎可能是希望事情能这么发生。这要引发家长反思,是不是平时家人对男孩更看重? 孩子有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说法迎合和讨好父母的本 能。
通过分析,果果妈妈想起,自己小时候觉得女生小心 眼,爱和男生玩,平时也经常说男孩好相处等,也许 这无意识中对果果产生了影响。
B.说谎是想获得父母关爱
妈妈带五岁的张贝贝去巴厘岛度假,晚上贝贝突然开 始哭,说肚子疼得要死了,当时吓坏了妈妈,连夜和 爸爸联系了第二天一早的航班回国。走之前,妈妈和贝贝说,明天一走就取消去动物园的计划了,这时贝贝又说肚子不那么疼了,第二天高高 兴兴地去了动物园。
后来,贝贝和父母去上海度假,又发生了同样的一 幕,急得父母赶紧把孩子送去最近的医院挂急诊,后 来提到要去游乐场,贝贝又好了。
专家分析:
有些孩子背后的意愿强烈可能会导致机体的一些功能 失调。比如,孩子说肚子疼不想上学,是想待在家 里,待在家里的动机是希望父母能陪伴,而这背后深 层次原因是父母平时的关爱太少。
据介绍,贝贝从小由老人带大,平时没有和父母一起 住过,缺少父母关爱,因此她单独与父母相处时会觉 得不适应,她说肚子疼是为了能达到回家的目的。
C.通过撒谎表达需求要制止
正在上学前班的毛豆把同桌的铅笔盒放在了自己的书 包里带回了家,妈妈发现后问他,为什么拿别人的东 西?毛豆一直坚持说,我没拿,铅笔盒是自己跑到我书包 里的。毛豆妈妈非常担心,孩子这么小就学会了偷窃 和撒谎,长此以往,撒谎是否会变成他一种自我保护 的手段?
专家分析:
有很多孩子撒谎是在表达自己的需求。现在独生子女 要风得风要雨得雨,以为集体中最好的零食、玩具也 应该是自己的,遇上喜欢的就会自动拿回家。他们会编一些“老师发的”、“小朋友的”等谎言为自己 掩饰。这样的行为没有被及时制止,谎言就会变成惯 性。
矫正
A.无意识撒谎不必纠正
3岁左右低龄段的孩子,由于语言表达能力、思维模 式和沟通方式不成熟,会出现一种无意识的说谎,他 们会把现实和想象混淆。
比如,老师问,这周日你做了什么呀?孩子说,我去 了动物园!但他其实只是在电视里看了动物世界。
针对无意识撒谎,家长不必太紧张。很多孩子分不清 现实和梦境,例如,孩子说昨天我到月亮上去了,家 长没有必要纠正它。如果孩子的语言中充满想象力就 会被认为是说谎,这容易扼杀他们的创造力。
家长反而可以借此契机,告诉孩子月亮长什么样子, 月亮离地球有多远等与月亮有关的真实的知识。等孩 子慢慢社会化,行为开始越来越多地模仿成人,语言 也逐渐丰富,能分清你我的概念了,无意识撒谎的现 象会逐步消除。
B.有意识撒谎冷处理加引导
5-6岁的孩子,把现实和想象混淆的情况很少,他们撒谎大多数是有意识的。目的可能是害怕受到责罚、 想引起关注、想得到某样东西等。
有意识说谎的原因主要是: 害怕受到惩罚; 希望引起关注; 愿望不能够实现; 为满足虚荣心; 模仿成人等。
孩子大部分的撒谎与成人有关,是孩子达不到成人对 他们的要求。当孩子撒谎时,家长要采取冷处理方 式,不要情绪过激,更不能体罚孩子,让孩子形成恐 惧感。
要告诉孩子你已经发现了他在撒谎,但并不给他压 力。和孩子对话,引导他自己承认说谎,说出说谎的 动机,耐心给孩子指明错在哪里,该如何改正。
同时,家长在生活中的榜样作用特别明显。家长平时 有说谎习惯,会给孩子带来消极影响。父母自己要诚实,如果犯了错,也要主动承认。